南京东西南北走一圈下来,其实没有什么了,没有竞争力,看看那些产业,除了吃喝玩乐的这种经营类企业,整个城市没有思维,没有内涵,拿什么去发展呢
黄山人民对杭州人民免票,结果黄山人山人海,吃住卖的火了。
南京人民没有对杭州人民免票,损失了多大巨额生意…智慧呀,连这一点都竞争不过黄山人民,南京肿么办?杭州与南京都是位于长三角地区的省会城市,行政级别都是副省级。在历史文化诸多方面存在着密切渊源,同时在经济上又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度。
所以南京和杭州这两兄弟也经常被大家互相调侃和比较。
西湖
在过去近二十年,杭州由一座无可争议,好山好水好人文的旅游集散地,变成了一座“越来越说不清”的城市——
截止2016年G20峰会前,杭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
与北京、深圳一道被公认为中国创业潮的三大中心。
电商之都,快递之乡,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绝对中心,中国新经济的代表等赞誉加冕其身。
一个城市所有的荣耀,不管是生活还是商业、科技,杭州似乎都拿到了。
与此相比的南京显得颇为黯淡。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两座本在同起点上的城市,发展如此不同?
第一个节点:
本世纪初,杭州逆势而动,在西湖拆掉围墙,取消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
这期间,黄山风景区,旺季门票由80元上涨至230元。张家界的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由158元上调至245元。
此后的发展按照杭州的预想进行。西湖免门票十年间,游客数量增加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3.7倍,达到上千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人流量的增加,使得杭州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相关行业迎来井喷,摆脱了单纯依靠门票的低附加值发展模式,同时对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有促进。
15年间,杭州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达到9.3倍,将同为旅游城市的西安、桂林近5倍增速远远抛下。相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杭州的第三产业也有速度优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免掉门票,客流增加一些,但旅游财富都流向各色小贩、旅行社、酒店等民间手里,政府能够支配的财富就少了。这是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敢于藏富于民,一下子给了杭州较大的格局。
第二个节点:互联网+的新兴浪潮
2015年杭州南京GDP对比图(单位:亿元)
2015年杭州南京三产业比例对比图
杭州市,没有按当时主流做法去发展重化工、制造业,而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和金融。
特点是以服务业立足,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产业发展极快。
互联网的嵌入和生长,帮助这个城市弯道超车,杭州从一个以旅游为主打标签的二线城市,升级为具有全局辐射力的中心城市。
并且在持续的互联网创新中由阿里巴巴开始,杭州逐渐形成了一个互联网生态圈。
杭城以西的余杭,是阿里系的“天下”。
杭城以南的滨江,是网易系的“总部”。
杭城西南方向,在富阳东洲新区,一个规划占地500亩,投资13亿元的电商产业园已经整装待发,投资者是京东。
而从富阳往北延伸30公里,百度在杭州的首家分公司宣告成立不久,已经签约入驻“西溪籍”。
与之相邻的,是几个月前盛大开园的腾讯杭州创业基地。
在反观潮流下的南京
1949年解放后,南京开始从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转变。
随着南京汽车制造厂、南京炼油厂、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的布局,南京成为一座重工业城市,“化工、钢铁、汽车等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度高达70%。
金陵石化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南京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工业、电子仪表、建材水泥、轻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工业为主要支柱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
这期间,南京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中稳居前十。
但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南京很快次被挤出了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十名(1982年)。
“八五”期间,南京经济总量全国排名十六七位,“九五”期间也毫无起色。
“十五”期间,南京持续加大工业投入,但由于工业发展过快,结构性矛盾很快凸显。
2008年金融危及后,南京经济发展不得不面临转型(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但无论是朱善璐“释放科教资源能量,以创新带动发展”的尝试,还是杨卫泽在调整产业结构与推动创新创业的努力,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
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1964年日本举办奥运会,这些世界级盛会,某种程度上是这座城市站到世界舞台中央的加冕礼。
2016年9月,杭州代表中国首次举办G20首脑峰会。
杭州的发展模式经过多年探索已经逐渐清晰和明确。G2O的举办更是认可了这种模式的趋势性。
哇哈哈总裁宗庆后就肯定的表示:G20对浙商来说,有着“风向标”意义。是杭州在世界上打出的一张漂亮名片, 在宗庆后看来,这将大大提升杭州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提高杭州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加速杭州国际化的进程。
与此相比,南京就显得尴尬很多。
南京之前的重工业定位弊端已经显现,产业转型又困难重重。现在无论是江北新区的政策扶持,还是河西金融区的发展愿景。都缺少明朗有力的数据支撑。
再加上低工资,高消费和不停上涨的房价又使得这座城市流失了大量优秀人才,新鲜血液的丧失又进一步削低了这座城市的创新能力。
2015年南京杭州常住人口净增长对比图(单位:万)
2015年杭州新增人口为南京的6.36倍
虽然国务院将我们定位为长三角特大城市,但是怎么个大法?大在哪里?未来如果发展?依然需要漫长的时间探索。
这些种种,使得南京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