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企业都收到了税局下发的《税收风险提示提醒函》,税捷财税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本次税收风险提示提醒函是对企业2015、2016年涉税数据的分析结果;
2. 经过税局数据分析,你企业的纳税申报存在异常;
3. 存在异常不代表一定存在涉税违法行为;
4. 请依据异常情况开展自查,如自查后确实存在问题,则补充申报,向税局提供《反馈表》,如自查后无问题,则无需申报;
5. 异常情况会一直存在税局系统中,即使补充申报也不会消除。
国税局通知原文如下:
为了帮助您更好的履行税收义务,我们对您报送的2015,2016年度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等各类申报资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并与相关涉税数据情报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您的纳税申报有异常情况,存在税法遵从风险。
税法遵从风险是一种违反税法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您一定存在涉税违法行为,也不意味着税务机关对您立即开展税务检查。为了降低您的税法遵从风险,接到本函后,请您根据所列异常情况对照相关税收法律法规逐一进行自查。
通过自查,如您认为确实存在问题,请自行调整账务处理,办理补充纳税申报,并填写《税收风险提示提醒反馈表》,寄送至本函所列回函地址。您自查自纠后的补充申报,我们将视为您自主履行税法义务的行为。请务必保存好账务调整、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的凭据和相关资料。以上资料在税务机关检查时,可作为已申报纳税的证明材料。
通过自查,如您认为已经依法如实履行申报纳税义务,不存在涉税违法问题,无需反馈自查结果。但是,上述异常情况仍会作为今后税务机关检查的内容,如有问题,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您可能会承受行政处罚等不利法律后果。
一、首先不要慌
企业收到了风险提示函说明你们企业的风险并不是特别大。因为根据税务局的风险应对规则,对于不属于高风险的纳税人一般可以采取税收风险提示提醒的方式实施风险应对。
通常由主管税务机关告知纳税人存在涉税风险的情况,并要求纳税人进行自查。纳税人在自查过程中如发现存在涉税问题的,须及时进行自我修正申报,并在限期内将自查情况书面报告税务机关任务管理部门。
所以收到后,老板和会计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税务局推送的风险提示是否点中了你们的死穴。
二、不可不理税务局的提示
风险提示都送到家门口了,你觉得你们可以不重视吗?
现在税务局也很忙,不是发广告的,随便给你发个函就完了。税务的提示函是经过金税三期大数据比对之后得出来的。
风险提示上的异常情况是税务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毛利分析、同行业的税负率情况、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应付职工薪酬等一些列指标得出来的,所以,收到函之后,如果企业的税务风险被税务局点中的话,最好还是如实招来,免得税务上门实地检查!
三、抓紧联系税务专管员
收到这个风险提示的企业都要一定问一下税收管理员的意见,因为税收管理员平时也是税务局里面和企业打交道最多的,也是和大家最熟悉的。这个时候打探一下口风,了解一下这个函的背景和怎么自查,可能比你盲目的到处打听管用的多。
一、房地产、建安类企业
营改增一周年到来了,不知道房地产建安等行业过的怎么样,至少目前的声音是很多建筑安装企业的税负还比较高。现在税务局要对这些企业单独辅导。
但是这几类企业的劳务成本进行票合规吗?
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是否使用恰当?
购买的沙土石等物料是否取得合理合规发票?
这些所有人都在关注,都认为可能存在问题的,你们自己做好自查了吗?
二、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
申报销售额划分为1000万以下、1000万(含)~5000万、5000万(含)~1亿和1亿(含)以上四个规模的,每次税务检查都要在这些企业里面挑。尤其是收入还比较大,但是税负率一直偏低的企业,收到风险函那是迟早的事情,接受稽查都极有可能!
三、大额境外支付的企业
2017年中国税务机关将严厉打击境外支付不扣税和避税,2017年以后金融类企业和高端服务业可能要面临严查。
重点自查做好境外支付的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及时去税务进行了备案?
四、出口退税企业
出口退税一直是监管重点,力度只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涉及增值税虚开发票进项骗取国家税款的,随着金税三期和数字控税,路子基本全部堵上。
五、上市公司、新三板企业、集团公司企业
这三类企业肉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大。这些企业的报表、税负可能不是太大问题。但是针对大企业股东信息、股权减持、司法诉讼、土地出让和转让和资产拍卖等数据采集税务局基本都已经介入,更可怕的是现在的税务局要实时在同花顺、东方财富网、产权交易所和土地市场网等网站检索,智能筛选出与大企业相关的涉税数据。
此类企业涉税神经一定要绷紧,否则很可能带来很大麻烦!